Tuesday, January 27, 2015

A股泡沫化 禍福難料

曹仁超    201513 

上證綜指於2014年大幅上升逾五成,跑贏環球大多數股市的基準指數,相信A股泡沫化情況於2015年繼續,但沒有人事先知道泡沫哪一天將爆破。A股總市值過去有兩次超過日股,第一次是200710月,第二次是2009年,201412月是第三次,不知是禍是福?是福不用愁,是禍躲不過!

美國聯儲局的QE(量化寬鬆)政策於201411月完結,由利率回落及貨幣寬鬆政策所推動的資產升值潮,是否在2014年結束?2014年底,全球貨幣供應較2008年底上升4倍,數字十分驚人,結果是除了那些可提供「有收益」的項目,例如債券、股票、房地產因利率偏低(低於CPI升幅)而上升外,金價(一向被視為對抗通脹項目)自2011111920美元開始回落,油價、工業產品、原材料價格無一不跌。

環球通縮壓力較過去大

過去6年的全球貨幣供應大增期,我們仍沒有出現高通脹,不少產品更受通縮威脅,是否十分荒謬?理由是IT發展速度驚人。

記得1970年我老曹打工的投資公司有一部IBM 360電腦(當年只能租用不能購買),有兩個書櫃那麼大,需要十多人去服務它(因為輸入數據要人手打卡),今天你的手機功能已超過1970年一部IBM 360電腦,卻只須一隻手操作。IT應用已無處不在,不但節省大量人手,亦令不少行業變成24小時操作(全自動化)。20年前購買一部高清的55吋電視需20萬元,今天效果更好的高清55吋電視不用2萬元便買到,跌價90%

假如20092014年全球央行不濫發貨幣,我老曹擔心全球性通縮早已出現。201411月起雖然美國QE結束,可是中國、日本、歐洲,甚至英國仍繼續濫發貨幣,因通縮壓力較過去大。When prices go down, people wait to buy.(當價格下跌時、人們延後消費)。今天你不會急於買彩電,因為電視機在跌價;你只會心急買樓,因為你相信樓價仍可上升!一旦樓價進入回落期,準備置業者便會大量消失(例如1997年第三季至2003年第二季)。

在通縮期,ideas are more valuable than products(概念比產品更有價值)。IT時代已維持了50年,未來應是生物化學時代。生物化學科技將帶領全人類進入新領域,今年出生的嬰兒平均壽命將是100歲,今天的不治之症在未來20年大部分可解決,在未來世界,80歲的人仍活力十足。投資應集中發掘「ideas」(概念)股而非價值股(value stock)。

牛市拾級而上 熊市穿窗跳下

香港黃金30年由1968年開始、1997年結束,中興10年由2003年中開始、2014年中亦結束,透過「理財」晉身中產階級的天梯已收窄,階級流動性愈來愈少。試想想,200710月至今,過去7年有多少次股災?一、2007/2008年恒指由31958點回落到10676點,跌幅達66.6%;二、恒指2010年底回升至25000點後又挫至2011年底16170點,回落35.3%;三、至20149月,花了3年時間才重返25363點。

The Bull climbs the stairs but the Bear jumps out the window。牛市習慣拾級而上(一浪高於一浪),維持的日子以「年」為單位,例如恒指由2008年底10676點開始拾級上升,至2014年高位25363點,回落到22530點成為支持點。此支持位一日未失守,代表由2008年底開始的牛市仍繼續。

相反,熊市一旦形成,股價卻像由窗口跳出去,下跌速度甚急(例如200710月至200811月)但時間短許多,一般淡市不超過3年(日股是少數的例外)。

19977月亞洲金融風暴爆發,聯儲局1998年面對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(LTCM)出事而放寬銀根,令標普500指數從1000點以下,升至2000年初高位逾1500點,升幅逾六成半,然後跌至2003年底部不足800點,下跌49%2001年面對911慘劇,聯儲局又一次大幅度放寬銀根,標普500指數由2002年底至2007年累升近一倍,然後在20093月共下挫57%。這次由20093月透過QE政策,帶動標普500指數從667點上升至2014年底歷史高位2093點,上升214%

2015年會發生什麼事?作為分析員不應「估頂」,當標普500指數上升超過200%後,應小心謹慎為宜。”

2014年油價為例,由114美元回落至63美元只需6個月,是典型的熊市(一下子由窗口跳出去)。代表油、氣的標普油、氣E&P基金(XOP)由2009年起出現一浪高於一浪拾級而上的形態,至20146月共花了5年半時間,才由每股30美元上升到85美元,過去6個月急跌至50美元,確認油價熊市。
再以銀河娛樂(00027)為例,由2008100.52元,上升至20141月的84.5元,共花了5年零3個月,由84.5元跌至年底41.45元只需10個月,代表澳門賭業自2014年開始進入熊市。

航運業2008年進入「寒冬」後至今已5年,代表全球航運業風向標的「波羅的海乾散貨運指數」(BDI2014114日一度升上1484點高位,但很快又回落至1231079點,屬於曇花一現,擔心航運服務低價牛皮屬新常態,隨着油價回落,運費上升機會更少。

2014年鐵礦石價格暴跌,含鐵量達62%普氏鐵礦石指數由134.5美元一噸,降至71.25美元一噸,最低曾見68.5美元,因四大礦企力拓、必和必拓、FMG及淡水河谷在2014年增產10%。上述四大企業礦石離岸成本分別為20美元、25美元、30美元及20美元一噸,即使加上運費,運到中國價格亦只需4050美元一噸。反之,2008年中國的鐵礦公司投資7000億元人民幣,目前正進入大幅增產期,但平均成本高達80美元一噸,如鐵礦石售價維持在70美元一噸以下,擔心2015年中國面對大量鐵礦企業倒閉潮。還有,內地顯示面板生產線2014年大幅增加,令中國生產力超過日本,全球排名第二,顯示面板主要用於電腦及電視機上,如上述產品2015年銷量不大幅上升,不少顯示面板生產商便要蝕本經營……。

愈來愈多行業利潤回落

愈來愈多行業陷入利潤回落期,甚至進入虧損期,但20144月起至今,A股卻大幅上升,是否「生意淡薄不離賭博」?A股泡沫化情況相信2015年繼續,沒有人事先知道泡沫於哪一天會爆破。

值得留意的是,A股總市值過去有兩次超過日股,第一次是200710月,第二次是2009年,201412月是第三次,不知是禍是福?是福不用愁,是禍躲不過!

雖然IMF估計2015年全球GDP上升3.8%20143.3%),相信落空機會很大,理由是IMF仍未相信全球GDP高增長期到2007年已結束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,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,It's the same old story,富者增加財富速度較99%普通人快。年輕人無論如何不滿,亦改不了上述大趨勢,何況2008年金融海嘯後,各國央行更加入推動股價、樓價上升行列,令富者愈富速度加快。學習新思維、學習把握時機、學習制訂良好投資策略,才是致勝之道。
中產階級成財金政策受害者

一命、二運、三風水、四積陰德、五讀書,能否致富同讀書多少無關。1968年我老曹加入證券公司,開始代客買賣股票,今天的巨富不少在年輕時已認識。他們有何特點?十分有趣,大部分都沒有大學畢業,小部分更只有中學程度;大部分是白手興家,只有極小部分是承繼上一代財產。

“巨富最大特點是對賺錢很有興趣,同時有冒險精神,對財富的看法和一般人不同,例如一般人收入上升後便會增加消費,而他們收入增加了,生活卻毫無改變,因為他們賺錢的目的,不是為了過豪華生活,而是賺更多的錢,賺錢才是他們人生最大的興趣。”

他們有人今天仍在吃陽春麵(沒有配料),有人一生愛吃三文治,有人天天吃泡飯送菜脯到105歲。

只是小說、電影或電視劇才把巨富寫成很浮誇,以滿足一般人的心理。其實財富達到一定數字,對日常起居生活已沒有多大影響;只有暴富的人才會暴飲暴食,發達之人起居飲食十分注重健康。

2015年展望:①美國經濟仍可保持緩慢增長;②中國GDP增長率相信可保持7%左右;③歐洲及日本情況不樂觀,還有原材料生產國及產油國也不樂觀;④香港經濟展望好也好不了,壞也壞不到哪裏去,社會貧富差距則進一步拉闊。
2014年香港只有3000多個百萬富翁(1966年前一盎斯金價35美元,以此推算今天3000萬美元購買力相等於1960年代100萬美元),10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之下。
中產階級早已成為各國政府財金政策下(損不足以奉有餘)的受害者。香港回歸17年,港人工資每年升幅平均少於4%,樓價則出現V形走勢。2003年不少中產人士一度變成負資產,現在年輕人又買不起樓。從其他國家過去經歷,社會一旦進入上述情況,前景令人擔心。

二之二.之一周五刊出

發揮想像力 尋覓高增長股
投資心得:

(一)在找尋「革命性股份」之時,不要用市盈率或價值投資法,上述方法令畢非德錯過AmazonGoogleMicrosoftAppleOracleYahoo! ……卻長期持有像IBM、麥當勞等沒有高增長的股票;

(二)用你的想像力,才會找到阿里巴巴、騰訊(00700)等高增長股;

(三)當亞馬遜的Jeff Bezos成為《時代》雜誌封面,便是沽出Amazon的時候;當蘋果成為全球最值錢的公司時,亦是時候退出了。近期騰訊及阿里巴巴是否過度曝光?要學習「夏天買棉被、冬天買草蓆」的技巧。

(四)當大行大力推介某一隻股票時,代表該股上升潮已近尾聲。因為大行只是good at counting things, but they are not very imaginative!(他們很懂得計數,卻缺乏想像力。)

(五)十年人事幾番新。每12年必有一個或以上的買入點及一個或以上的賣出點。學習不要睇長線亦不要太短線,通常中線投資最賺錢。






放大圖片
放大圖片

聯儲局回歸「正常」路漫漫

曹仁超       201512

201411月美國QE(量化寬鬆)政策結束,聯儲局利率政策終踏上回歸「正常」的漫漫長路,正是檢討金融海嘯發生時各國央行反應的時候。
美國聯儲局於20079月開始減息(這十分正常,因為金融海嘯的源頭在美國),到2008年底,聯邦基金利率已回落至0.25厘,但經濟仍未見起色,便宣布推出QE政策,可惜碰上美國總統選舉,短期出現「跛腳鴨」現象,要到大選結束,奧巴馬上台簽了法令,20093QE才正式生效。
中國人行反而先行一步,200811月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,令國企股及樓價大升,因銀碼太大,不但令A股指數急升,同期內地樓價亦急漲;到20097月,人行宣布加息及略為收緊銀根,引發A股指數開始回落,樓價卻一升再升,至2014年才結束。

日圓雖弱 置業旅遊不划算

英倫銀行在金融海潚後亦宣布減息,英國議會於2008年三讀通過反恐法案,冰島及其他海外存戶大量提走在英國的存款,轉移到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,期間英鎊滙價由1英鎊兌2美元跌至兌1.5美元(我老曹亦係受害者之一)。歐洲央行因擔心呆壞賬大量上升影響銀行穩健性,宣布各商業銀行必須提升資本充足率,變相進一步收緊銀根。日本銀行則沒有動作,直到2012年安倍晉三當選首相,提出「三箭政策」,刺激日股上升、日圓回落;其後,由20144月起,消費稅由6%上升至8%,導致2014年第二及第三季GDP出現負增長,經濟再陷衰退。
日圓滙價由20146月的100日圓兌1美元跌至最近122日圓兌1美元,雖然有助日本出口(但出口只佔日本GDP12%),卻不利消費市場;自銷售稅由6%上升至8%,令佔GDP76%的消費市場出現萎縮,假設日本出口上升20%,只能令GDP2.4%;但消費市場萎縮10%,已可使GDP減少7.6%,兩者互相抵銷後,2014年日本GDP仍下跌5%!如此簡單的數學,安倍卻不懂得計算(可能已到了藥石亂投的地步)。
有人提議港人到日本置業,亦不合邏輯,日圓滙價回落20%,即使租金回報率有5厘,投資損失(以港元計)仍高達15%,典型的聰明笨伯行為;更何況日本已面對人口萎縮(從2007年高峰逾1.2億人,減至2050年的8000萬人),在人口減少的國家置業,期望樓價大升,是什麼經濟學理論?到日本旅遊又是另一錯誤決定,因為日本酒店收費大部分以美元計算(而非日圓),近期遊客大增,大部分日本酒店宣布加價(或取消優惠)10%,造成去日本旅費開支上升不少(旅行社已宣布加價)。在日本購物要便宜多少才能抵銷酒店收費的升幅?

2015年日圓弱勢會否引發債務危機令日本樓價出現第三次回落?

應對海嘯 儲局人行可圈可點

2005年起中國面對人口紅利減少,必須大量投資「資本財」(capital goods),日本鄰近中國,應是中國經濟轉型期的受惠者,可惜,日本政府對中國採取不友善態度,形成中國在入口「資本財」方面傾向德國而棄日本,造就了過去10年德國向中國出口大增,日本生產的「資本財」卻未能在中國開拓市場。
從這次金融海嘯各國央行反應可見,聯儲局表現不俗(20079月道指仍在上升時已開始減息,20089月提出QE,只因為大選而延遲了半年才實施);人行表現出色,於200811月已提供大量資金救市,只是經驗不足,一下子釋出太多資金,造成內地樓價一升再升,漸與民眾購買力脫節;歐洲央行因為歐盟成員太多,「人多聲雜」,面對危機反而提升銀行資本充足率,令部分成員國出現債務危機;日本央行在1980年代末期未能及早阻止泡沫擴大,在泡沫爆破後,要到19906月才開始減息,2008年面對國際金融海嘯,仍任由日圓滙價一直上升至201176圓兌1美元水平而不採取任何行動,直到2012年安倍上台後才有大動作。

情況有如爆血管,如在一小時內獲得急救,面對後遺症的機會可減到最小;但在24小時後才獲治理,出現後遺症的機會卻十分大。
“日本央行過去多次反應慢幾拍,真係「救番都殘廢」;看來首相大選後應改組央行(或加強央行獨立性,毋須事事睇高官面色,以免事事慢半拍)。”

201412月的油價,較6月高峰期時回落超過30%(大部分美國家庭每月燃油開支高達1000美元以上,油價回落令大部分美國家庭每月多300美元用於其他消費,效果類似退稅)。近年美股上升所產生的財富效應;加上美滙指數半年上升近14%(由20145月的79點,上升到90點以上),令美國消費市場到處出現價廉物美的產品。上述因素相信可支持2015年美國GDP進一步上升。
2014OPEC產油佔全球總產量38%,這次油價回落30%,部分理由是美元滙價上升。OPEC如為打擊頁岩油開採業而增加OPEC在全球石油總產量分額,油價必須長期維持在每桶60美元或以下超過一年,因為80%頁岩油公司早已採取拋空期油作「保護傘」,一年半載低油價傷不到他們,非一年或以上才可帶來致命性傷害。只是如此一來,OPEC亦會好傷,大家可參考各地原油生產成本【表】。

三廉優勢漸失 網購應運而生

1978年中國政府宣布實施改革開放政策,透過吸引外資改造中國經濟。30年過去,中國由「小農經濟」過渡到「工業社會」,農民變成工人,令內地人均收入(扣除通脹)在30年內上升不止10倍,6億中國人脫貧,亦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。但好景不常,到2007年中國開始面對人口紅利逐漸消失,工人薪金進入大幅上升時期(2007年至今每年工資升幅接近14%),2014年內地工人工資已是越南逾倍,土地成本大幅上升,加上原材料自2002年中國加入世貿(WTO)後,本土供應無法應付巨大需求,透過入口而牽動全球性原材料漲價!內地工廠林立,能源需求上升,造成環境破壞,工業化帶來的壞處逐步浮現。

200710月至20093月環球金融海嘯後,中國經濟再無法依賴出口帶動,必須進入另一新階段,才能帶領中國成為另一OECD國家。創造性的破壞自200710月開始,製造業「三廉」(廉價工資、廉價資源、廉價土地)優勢漸失,必須依賴消費令中國GDP保持較高增長。2009年大量基建項目上馬;再加上樓價上升,中國向消費型社會邁進一大步。和美國不同的是,美國進入消費型社會孕育大量巨型商場如SearsBest Buy、沃爾瑪等,中國卻迅速發展網購。透過智能電話普及,進行網上購物、網上遊戲、網上理財、網上……。中國已成為最先進入e-tailing(網絡零售)的國家。

2005年起,中國互聯網業務平均每年以188%速度增長,至今未見減速,目前中國互聯網用戶超過6億,約3億人擁有網上購物經驗!網上購物須物流業支持,物流業又須完善的交通網絡配合。2014年超過100萬人口的內地大城市已超過160個,高速公路和高鐵等把他們互相連結一起,令網購服務在12小時內可「送貨上門」!

“中國於2007年成為世界工廠,2014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購國家;不但如此,中國的高鐵開始向鄰近國家伸展,網購服務亦開始向全球拓展,中國由工業社會進入服務型經濟。”

中國GDP結束過去30年雙位數字的高速增長期,逐漸向年增長率6%左右減速,全球原材料供不應求時期結束,金、銀、銅、鐵、煤、石油,無一不大幅回落。
新中國成立以來,人口出生率一直上升,到1978年大量20歲至30歲年輕人正好被「工業化」吸收,推動中國出現連續30年的GDP雙位數增長。到2007年,這批年輕人陸續踏入55歲退休年齡,中國人口紅利開始消失。第二波人口紅利從2002年開始,透過加入WTO,中國產品在海外需求大增,1978年出生的一代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,2002年這批新生代開始到社會工作。由於教育水平普遍較來自農村的父母高,大部分沒有回農村的打算,便成為大城市「買樓生力軍」,在父母協助下紛紛置業,這個置業狂潮是否於2014年結束?

增長新常態 人口老化急

根據124日美國非牟利研究機構「城市土地學會」(Urban Land Institute)報告,中國房地產已供過於求,除了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香港五大城市外,二三線城市地產投資處於下降趨勢,其中又以住宅下滑速度最快。在歐美國家,住房消費佔中等家庭收入25%左右,在中國卻佔50%或以上(上一次出現相同情況是1990年的日本,其後該國出現18年樓價回落期,目前日本住房消費仍佔日本中等家庭收入30%左右)。官方公布的2014年百大城市樓價指數持續回落,連跌8個月後,平均樓價較2013年下降2.69%,看來樓價推動GDP高增長期到2014年完結,大批外國投資者開始逃離內地物業市場。

200810月中國面對GDP急速下滑,政府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,大量基建項目即時上馬,令GDP增長率回升。隨着樓市降溫,201411月起再次推出寬鬆貨幣政策,引發A股大幅上升。根據《華爾街日報》於125日的分析,過去24年中國股市一直難以捉摸,通常經過長期橫行後忽然急升,出現眩目誘人的泡沫,例如2007年(目前A股指數仍較200710月的高點低47%),最近一次是200811月至20099月;這次又是另一次槓桿交易商驅動下的泡沫,令A股指數一個月內上升19%,成為全球93個主要股票指數中上漲幅最大,理由是投資者猜測人行面對1990年以來最虛弱的經濟,將於2015年不斷推出刺激政策,因此大量借錢炒股票。

中國GDP增長率在習李領導下,逐漸降至年率6%是新常態。中國於2025年前將面對人口老化(一孩政策下,中國將是全球人口老化最迅速的國家),當80後(1980年後出生一代)完成置業,下一批置業者屬誰?2015年中國80後已步入3540歲(置業高峰期),根據政府公布數字,除數個大城市外,二三線城市置業率達1.14(即平均一個家庭有1.14套住宅),2014年中國城市化已超過50%。從2009年開始,政府不斷投入資金的基建項目有不少成為大白象工程,單靠A股上升又可支持多久?

三低持續 今年有望一再減息

展望2015年,三低(低利率、低通脹率、低GDP增長率)情況仍然繼續,相信內地在2015年內有兩次或以上減息機會,但減息不一定令股市上升。
美國加息期最快亦要到2015年第四季才出現(甚至更晚),聯儲局的利率政策踏上回歸「正常」的漫漫長路。

二之一.明天續
放大圖片
放大圖片